与赣南师范大学的缘分,还是从一个同事的言行举止引起的,进而开始逐步认识的。在小编读书的时候,它还叫赣南师范学院。由于他不是在省会,所以基本上是被我们给自动忽略了。

当时国内的高校认识,是清华北大,复旦交大,中山大学、中科大中南大学等,外省主要以名牌大学为主,省内就是财大南大,江西师大,南昌航空,江西理工,江西农大。剩下的就是其他学校。
当时网络不发达,大部分信息的获取,是从高考之后学校贴出的榜单来了解的,还有就是类似于道听途说的。
人们会根据上榜者的名单院校为依托,后面会跟着选择。当然还有就学校老师的建议了。当然不是每个老师都厉害,有的老师这方面不擅长。
记得隔壁班的班主任,为了让自己的学生有个好前途在班上给学校讲了很多东西关于择校方法,专业选择等等。不少同学听了老师的建议,现在生活过的相当不错。
要想作出一个好的选择,真的需要查资料,根据各方的信息来判断,否则只能人云亦云。小编对大学的了解与认识,还是跟一些朋友沟通才知道的。人家会查专业的网站,拿到的都是官方的数据。
记得当时问朋友那些信息从哪里来的,人家告诉我那些网站,小编通通都是第一次听说,以前都不晓得。虽然说现在网络发达,但是信息壁垒还是有的。告诉你,你也不一定找得到。记得找大学质量报告,就不同学校的网站,想找到难找的很。
不过从这几年的信息来分析,人们择校的理性程度越来越强了。
可能跟多年人才培养有关系,大家都开始对大学了解比较深入。哪像以前,基本上属于跟风性质。可能是当时大学生少,一个村一个大学生都没有。没有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不知道里面的道道,主打一个乱来。
好了这种扎心的事不说了,回归正题。
那时候听同事说他是赣南师范大学毕业的,很是好奇,是什么样的学校培养出这么踏实肯干,脾气又好的人才呢?

那个同事啊,专业扎实,做人也不错,待人的态度也很和善,关键他懂得一些知识也多,嗯个人觉得就是专业扎实。就是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不禁问了一下哪所学校毕业的。
这才知道赣南师范大学,当时稍微愣了一下,这所学校还真没听过呢。后面稍微了解了一下,原来是一所本科院校,在赣州这座古城。
学校创办于1958年6月,时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升格为省属本科院校。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3月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
5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国内有很多高校是58年建校的。其实在之前的52年是高校大调整的年份,很多综合性很强的大学被拆分了。成了不少地区的伤痛。
当然被拆分出去的院系,后面也孕育出了好多名牌大学。其中的南京大学的拆分可谓是超级牛了,拆出了18所高校,如果包含台湾省的大学,就是19所。其中4所985、7所211、其余都是省重点。被拆的这么惨,自己还是985、211,双一流,实力可谓很是强劲。
学校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个信息也比较关键。说明03年学校已经具备了培养硕士的能力。没读大学之前这些不清楚,直到在学校学习的时候,稍微接触到了关于硕士学位授予能力的评估才知道,不容易。
没有很强的专业实力,没有领头人,不是你想拥有就拥有的!当然人才的培养有时候也像复制机一样,只要摸索出一条路来,后面就会持续不断诞生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非常重要。

所以学校的校史对我们择校是有极大的参考价值的。
赣南师范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西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高校,被列为教育部对口支援高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
从上面的信息来看,赣南师范大学将会得到一些政策。后续的发展应该是会有一个长足的进步。学校潜力非常值得挖掘,赣州作为客家人的摇篮,国外分布着很多的客家人。新中国要走出去,对那些离开祖地拼搏的游子来说,自己的祖地如能建设很好,会是一个不错的沟通桥梁。
建设赣州是发展的必然需求,中华民族大团结,是需要一些标志性的地区来凝聚人心。不管国家做与不做,人们财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追求的趋势。
一个地区想发展,一个国家想强盛,向民心所向让步或者铺路,那种发展趋势将无人可阻。
只要国家的复兴还在推进,那么那些跟外界有联系的地区,必然会得到一定的支持。
赣州能否发展起来,就看它能不能抓住这次机遇了。不然要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想当年汕头就是被一些人给作死了。害的汕头大学跟着吃灰,不然汕头大学现在也是一所牛校。
好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聪明的朋友,都会点赞,收藏+转发。据说点赞的朋友都心想事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