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常识

汉书的作者是谁编写的(班固撰写《汉书》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更新时间:2024-09-10 08:30:15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官吏、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班固像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自幼接受父伯教育和熏陶,九岁便能文诵赋。成年以后,更是博览群书,对九流百家之言都有研究。

班固的父亲班彪当时已是远近闻名的学者,好多人都前来拜他为师或与他探讨学问,受父亲朋友辈学者的影响,班固开阔了眼界,学业大有长进。班彪晚年潜心续写《史记》,受父亲影响,班固也开始留意汉事。建武二十年(公元年),王充到京城洛阳游学,拜访班彪,对班固的才能和志向欣赏备至,认为班固将来必定能完成撰著汉代历史的重任。

王充像

随着年龄的增长,班固开始不满足于儒学世家的家庭教育。为了进一步深造,班固于十六岁时进入洛阳太学学习,在这里,他用功苦学,贯通各种经书典籍,不论儒家或其他百家学说,都能深入钻研,同时注重见识,并不拘守一师之说,不停留在字音字义、枝枝节节的注解上,而是要求贯通经籍的大义。这是他日后能够成长为一代良史的极重要条件。在这里,班固结识了崔胭、李育、傅毅等一批学者。由于班固性格宽容随和,平易近人,不因为自己才能出众而骄傲,所以得到了同学及士林的交口称赞。

东汉明帝永平初年(公元58年),东平王刘苍任骠骑将军,辅佐朝政,开东阁聘请贤才。当时年仅20岁的班固,就向刘苍上书,盛赞当世名儒桓梁、晋冯、李育、郭基、王雍、殷肃等人,希望他予以重用。刘苍接受了他的意见。

班固庙遗址

公元54年,班固的父亲不幸去世。按照当时的规矩,父亲去世后,儿子必须在家守孝三年,不能外出。班固因此离开太学,回到了故乡扶风安陵。从京城官宦之家一下子降到乡里平民的地位,这对上进心很强的班固是一沉重打击。但他毫不气馁,立志继承父亲未尽之业的决心并没有改变。

继续撰写班彪所著的《史记后传》,被人告发私改国史,被捕下狱。他的弟弟班超上书为他辩解,汉明帝刘庄又看过了他所著的书,很是赏识,就赦免了他,并任命他为“兰台令史”(俸禄百石的小宫),与陈宗、尹敏、孟巽—起编撰《世祖本纪》。由于班固在编撰《世祖本纪》过程中的出色努力,又被晋升为“郎”官(校书郎),负责整理校雠皇家图书。

班超像

其间班固继续修撰光武帝一朝的史事,又撰成东汉功臣、平林、新市起义军和公孙述的事迹,共成列传、载记二十八篇,这样,光武帝一朝的记载大体齐备(即后世《东观汉记》的光武帝部分。

班固在撰写光武一朝君臣事迹期间,显露出卓越的才华,得到汉明帝的赏识。汉明帝鉴于班固具有独立修撰汉史的宿愿,也希望通过班固进一步宣扬“汉德”,特下诏,让他继续完成所著史书。班固从私撰《汉书》到受诏修史,是一个重大转折,对于《汉书》的完成是一个有力的推动。从此,班固不仅有了比较稳定的生活,有皇家图书资源可利用,而且有了明帝的这一旨意,使他著史的合法性得到确认,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由于具备了这些条件,班固开始全身心的投撰史记的事业之中,撰史进度大大加快。

汉书古籍

班固历时二十余年,在东汉章帝建初年间基本修成《汉书》,记事起自西汉高帝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终于王莽新朝地皇四年(公元23年),十二代帝王,二百三十年间的事迹,包括《春秋》考纪、表、志、传共一百多篇。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体系。这部记载西汉历史的著作,在当时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学者争相传诵。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班固随大将军窦宪远征匈奴,任中护军,参与谋议。窦宪大败匈奴,班固为他撰写了著名的“燕然山铭文”,在燕然山上刻石纪功。永元四年(公元92年),窦宪获罪自杀,班固受牵连被免宫。又因班固不约束教育他的几个儿子,任凭他们不法胡为,与洛阳县县令种兢结下积怨。种兢这时乘机罗织罪名进行报复,将班固逮捕入狱。在狱吏的拷打折磨下,这位对中国文化史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竟冤死狱中,享年61岁。

班固庙遗址

事后,和帝得知班固已死,下诏谴责种兢公报私仇的恶劣做法,并将害死班固的狱吏处死抵罪。

班固在撰写《汉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收集资料、整理史料,更加注重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力求展现出历史人物的形象。他深入研究汉朝历史,有很高的史学造诣,他把历史看成是一门科学,重视史料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除了《汉书》,班固还写了很多其他的著作,如《春秋繁露》、《太初历》等。他对史学的贡献被后世所推崇,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人之一。

班固的历史生平及其所作的巨大贡献,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他的《汉书》被誉为中国古代史书中的巨著,至今仍为历史学家所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