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生命能够永续的命脉。她像母亲一样,用自己甘甜的河水,哺育着流域的人们。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母亲河,每个国家的人民对母亲河都有感恩之心。我原以为母亲河对于人类而言,只是一种依恋和追思。在印度旅游的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母亲河在印度民众的心目中不仅有感恩的情结,而且是自己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来世过上好日子的全部寄托。
恒河在印度民众的生命中就是这样。它不仅是印度的母亲河,而且是融入民众灵魂的圣河,是他们来世进入“天堂”的天梯。在占全国人口82%的印度教信徒们的心中,恒河是喜马拉雅山的女儿甘伽女神的化身,他们信奉的湿婆神日夜巡防着恒河,庇佑着人间不受洪水泛滥的危害。印度教徒的心愿就是一生中能饮一口恒河水,能在恒河中沐浴洁身,死后能将骨灰撒入恒河。他们笃信恒河水能沖洗掉他们身上的肮脏和过失,把骨灰洒在恒河中可以直接升入天堂。虽然恒河的上中下游都有人在沐浴和抛撒骨灰,但是最集中最令人向往的是北方邦的瓦拉纳西河段。
瓦拉纳西是印度古代迦尸国首都,意思是“光明之地”。它是印度教大神湿婆的圣城、耆那教有两个上师也出生在这里、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开始传教的地方也是这个城市的鹿野苑。虽然佛教在当今的印度信徒很少,但是在东南亚的信众还是很多的,佛教被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瓦拉纳西野鹿苑在佛教信众中的地位是神圣的。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成佛后,首先在野鹿苑传教布道。他最初在这里向原来的五个侍者讲释苦、集、灭、道四圣谛。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苦是人生的本质,产生苦的原因是集,消除苦的方法是灭,道是达到涅槃的目的,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五个侍者领悟了四圣谛随出家成僧。
释迦牟尼继续在野鹿苑布道,僧众最多时有60人。佛陀把得道后的僧尼从这里派往各地弘法。野鹿苑一度成为传播佛教的中心,到公元4世纪至6世纪的芨多王朝时期达到顶峰。我国唐朝的玄奘法师就是这时来到野鹿苑,感受到佛教的盛世的。公元十二世纪以后,随着伊斯兰教徒的入侵,这里遭到严重破坏,建筑物变成废墟,如今只留下高39米,直径为28米的笞枚克佛塔。所以,瓦拉纳西同时是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的圣地。
这里是印度教供奉湿婆神最多的城市,全市1500多间印度教神庙供奉的都是湿婆神。每年从全国各地到这里沐浴的印度教信众多达100多万人。瓦拉纳西也是印度脏乱差的城市之一,街道上牛、狗、猴子和人混杂在一起;到处都有胡子拉碴,衣服褴褸,骨廋如柴的老人躺在路旁;各种路边小食扎堆在一起,烟熏火燎,产生大量污浊的空气。据说这些在街上流浪的老人,来自全国的四面八方,他们到这里是等待死神的降临,届时会有人将他们的尸体免费火化,把骨灰撒入恒河,他们就可以如愿地升入天堂了。
流经瓦拉纳西的恒河位于城市西边,历代邦王在这里的恒河岸边建造了64个供信徒沐浴祈祷的祭台。岸边有几个醒目的火葬场,每个火葬场堆放着焚尸的木材。有钱人家焚尸会选用昂贵的白檀木。焚尸时把木头垒成垛子,将尸体放在柴垛上火化。如果是女性,要用彩色的纱丽缠身,尸体周围放上洁白的花朵。
焚烧前,先将尸体放在恒河中浸泡,而后抬上柴垛,浇上香料和油脂燃烧。在尸体燃烧的过程中,亲人们要在旁边不断的念诵经文,进行祈祷。火化以后的骨灰在夜晚撒入恒河,撒骨灰时,要烧上香和点燃蜡烛,在祭师唱着挽歌,手摇串铃的仪式中,由家人将骨灰撒向圣河。如果是5岁以下儿童和自尽者的尸体,则不能火化,直接将尸体放入恒河中漂流,或者把石头梱绑在尸体上,沉入河中。
我们到达瓦拉纳西的当天晚上,观看了蜚声世界的恒河夜祭。因为参加夜祭的人太多,道路堵塞,我们乘坐的大巴车不能直接开到观看夜祭的河边,只有中途下车步行,随着乌泱泱一大片人群,穿过拥挤的街道,一路向西沿缓坡下行,到达最大的达萨梅朵祭坛。参加夜祭的人上万之多,有的座在河边的阶梯上,有的乘船围绕祭坛,还有很多人站着。我们被带到远离祭坛的一幢房屋的露台上坐着观看。
祭祀场地面上耸立着一个几十米高的灯塔,灯塔发出的光芒,照耀着参与祈祷的教徒。灯塔上装置有高音喇叭,喇叭里传出的声音能传遍整个祭祀场。恒河岸边整齐地排列着七个固定的祭坛,祭坛附近有许多彩色灯柱,灯柱上发出的亮光照耀着祭坛。每个祭坛上都摆满了鲜花、贡品和法具。夜幕降临,灯光全亮,如同白昼,喇叭里响起祭祀的歌声,信众们合着喇叭的歌声虔诚地唱起祭歌,歌声响彻上空,给人以神圣虔诚的感觉。
七名年轻帅气的婆罗门祭司,各自走到自己的祭坛执掌祭祀。祭祀在法螺声中开始,从始至终都有祭歌和宗教音乐伴随,祭师们面色庄严凝重,专心致志,右手挥舞着冒烟的铜壶,左手摇晃铜铃,代表教徒与恒河和湿婆神对话。每个祭坛都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虔诚的教徒。祭祀仪式有一套固定的程序,撒花、点火、梵香、挥舞法器。当祭祀进入高潮的时候,参与祭祀的教徒要全体起立,面对恒河,挥动双臂,感恩恒河和湿婆神。祭祀即将完成,祭司们会双手十指合拢祈福,将花瓣洒入恒河,将冰糖分给周围的信众。信众们则往往会买上一盞河灯,许愿放入恒河中,让河灯渐渐流向远方。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钟,天还未亮我们就乘车观看恒河晨沐了。到了恒河边,天已经矇矇亮。我们登船的地点,正是昨晚观看夜祭的地方,昨夜人山人海的地方,只是空荡荡一片石阶,仅有零零星星的几个人。我们一行二十余人乘坐一条游船向下游驶去。船行进在河中,能够观看到两岸的风光。右岸是陡峭的悬崖,悬崖上有许多宫殿般高大华丽的建筑,这是各个邦国王族到这里祭拜恒河和湿婆神时居住的行宫。
在码头不远的偏坡上有一个火葬场,旁边放着两副装有尸体的担架等待焚烧。火葬场下面的河里,有许多男女老幼浸泡在河中,男的穿着内裤,女的穿着纱丽,小孩全身裸露,有的人在洗涤身上的污垢,有的人用河水浇灌自己的头发,还有的人不断把水沷撒在自己身上。年纪较老的信徒把身体浸湿后便躺在岸边的石阶上休息。
恒河虽然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流淌着纯洁冰雪化成的河水,但是雪水流经的中下游河段已经不清洁了,特别是瓦拉纳西河段,只能达到四类水质。但是,在河里沐浴的人们并不介意,哪怕在他们不远的地方浸泡尸体,他们也会熟视无睹。在他们的心中,恒河水永远是圣洁的。有一位长期在印度的外交官说:西方是赎罪文化,中国是享乐文化,而印度是苦感文化。在印度文化中,现世的富贵贫穷是前世带来的,人到世上就是吃苦受罪。所以,绝大多数印度民众对贫穷不抗争,对流浪不怨恨,对逝人不悲哀,对死亡不恐惧。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死亡意味着进入天堂。
我们游览恒河,不仅是了解恒河晨沐,还要观赏恒河的晨景。恒河流经瓦拉纳西,河面异常宽广,水面平稳无浪,河水缓慢流淌。河流的左岸是白茫茫的泽地,长着各种水生植物,间或有水鸭和河鸟掠水而过,宛如一幅天水一色的风景画。本来恒河晨游的一个项目是观看日出,但是今晨的天气不好,河面上水气漂浮,天空中雾气蒙蒙,向东望去见不到太阳升起。昐到雾气减弱,也只能看到太阳模糊的影子。好在我已经多次看过日出,并不觉得遗憾。我在大海中看过日出,在高山顶上看过日出,在沙漠中看过日出,在长江中看过日出,在故乡昆明西山龙门上也看过日出。
不论在何处观看日出,过程都大同小异。先是万籁俱寂,一片漆黑,而后是面对东方的天边微微泛起鱼肚白,蓦然间一团火球跳跃而起,火球与天边连在一起,呈现出一片火红景色。太阳慢慢升起,绘出迷人的彩霞,使人感到到生机勃勃,美好的一天开始了。观看日出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变化,可以使自己的内心阳光灿烂,让自己有一个好心情。
通过对恒河夜祭和恒河晨浴的亲眼所见,以及在恒河中泛舟游览的感受,我的心中产生了神话恒河的萌想:不知是恒河的力量催生了神灵,还是神灵的虚幻圣化了恒河,使恒河成为主宰印度民众灵魂深处的精神力量。
数千年来,不论统治者来自何方,他们都俯首听命。在我们游览印度的过程中,没有听到人们因贫困奋起推翻当权者的故事,听到的只是一拨又一拨外来侵略者推翻前朝,成为新权贵的历史,不管是波斯人,还是马其顿人,突厥人,葡萄牙人,英国人,都可以对印度民众进行长时间的统治。
印度当今的文化实际是多重文化的融合。印度民众能够顺从各个外族的统治,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对恒河的崇拜,恒河是他们的希望,恒河能够送他们上天堂。恒河信仰客观上有利于各个当权者对民众的统治。
印度民众依托恒河而生存,各届政府借助恒河而统治,全民因恒河而凝聚,心中唯有恒河,这就是印度文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靠人文始祖炎黄二帝,靠血脉相连代代传承,靠传统文化不断熏陶,而印度民族靠恒河、靠宗教,这是两国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