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为印度释迦牟尼(约563-483B.C.)所创。
当时印度的社会处境是:种族复杂、阶级严明、战乱频仍、民众穷困,而传统的婆罗门教仍为主导的信仰。
释迦牟尼出身武士阶级,修行六年,悟得正道,创立佛教。
“佛”的原意是“觉者”,人人皆可觉悟成佛。
1 佛教主要讲什么?
佛教对于传统印度教,有批判也有继承:
批判的是三大纲领,即是所谓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与婆罗门至上;
继承的是因果报应、业报轮回与追求解脱的信念。
佛教后来发展出小乘、大乘、金刚乘各派,但基本教义都以原始佛教教义为本。原始佛教教义包括了: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四谛”:苦、集、灭、道。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项可综合为“戒、定、慧”三要点,是佛教的修行之途。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十二因缘是说众生是由十二种因缘会合而成,这些因缘又依序处于三世流转之中,由过去因造成现在果,又由现在因造成未来果。
佛教在印度历经兴衰,同时也向外传播。
公元十世纪以后,佛教在印度本土遭到驱逐,但是经由西域传入中国的一支渐趋兴盛,受到统治阶级与百姓的欢迎,进而大放异彩,演变为中国大乘佛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与道教,并称为“儒释道”三教。
2 持续一千年的庞大工程
依《后汉书》所载,东汉明帝永平七年(64)的某日,明帝梦见金人在殿前飞翔,次日询问群臣,太史传毅答以在天竺(印度)有得道的佛出现。
于是明帝派遣使者赴西域求法,带回了僧人、佛像与经书,然后在洛阳建立白马寺,开始了译经这一长期而庞大的工程。
初期的译经数量不多,水准也不够理想,但已吸引了各阶层的信徒,并增加了知识分子思考与讨论的题材。
中国人正式接触一个系统完备的宗教,可以回应人生的根本问题。
译经工作持续了一千年,佛教随之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心灵的支柱之一。
最初在魏晋时代,重点虽在“格义”,但已出现“六家七宗”,各有见解,相互论辩,可见佛教引起知识分子的广泛兴趣。
许多杰出的中国人出家修行,使佛学中国化顺利进行。
这些人本身具备儒家与道家的基本观念,往往在研究佛学时提出高明见解。
譬如,来自西域的鸠摩罗什(344-413)是伟大的译经家,他的弟子竺道生根据有限的资料,“剖析经理,洞入幽微,乃说一阐提人皆得成佛。”(《高僧传》)
他为此受到同道排斥,视为邪说。
但不久《大涅槃经》译本传至南方,证实了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而他所谓“一阐提人”(恶根极深者)当然也有佛性。
这种观点与儒家所谓的人皆可以成为君子或圣人,不是完全相应吗?
当然,目的相应并不表示途径相似。
3 佛教宗派与灭佛事件
即使在中国佛教内部,也有八大宗派并立,依其出现顺序为:
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律宗、密宗。
这些宗派各有法门也各擅胜场,在不同时代与地区,对不同阶层的人产生不同的影响。
人多势众之后,在政治上受到瞩目,自然也会受到排挤。
历史上出现四次较大的排佛事件,即第五世纪的北魏太武帝,第六世纪的北周武帝,第九世纪的唐武宗,以及第十世纪的后周世宗。
排佛的结果往往是寺庙院塔被拆被毁,僧人逃逸或还俗。
但是佛教的学说与修行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分子。
4 儒释道三家之争
佛教的根本立场是要人破除执着、出离世间,这与中国原有的儒家及道教大异其趣。
尤其儒家与统治阶级向来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对于佛教难免深具戒心。
自宋朝以后,儒家学者排斥佛教与道教,称之为“佛老二氏”,批判攻讦不遗余力,甚至自许为效法孟子之批判杨朱、墨翟。
事实上,许多学者在个人信仰与生活态度上受到佛教与道教的启发甚多。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出于道教秘传,程颢《识仁篇》所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已受庄子影响。
至于批判佛学方面,则程颐的弟子游定夫明言:“前辈往往不曾看佛书,故诋之如此之甚,而其所以破物者,自不以为然也。”(《宋元学案》)
相对于此,也有人主张“三教合一”,但是这种想法在理论上并无可能,在现实上也常流于一厢情愿。
我们不会奢望三教合一,同时也认为三教互相批判并无必要。
佛教与道教是宗教,属于信仰领域,个人可以随缘选择信或不信。
儒家与道家是哲学,属于理性领域,虽有宗教情操与宗教向度,但关怀焦点始终在人的现实生命之提升与安顿。
忽略此二家,则中国人的心灵将归向何方?
(本文节选自傅佩荣教授所著《国学与人生》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