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常识

春风楼是什么地方(宋韵文化 崇福春风楼)

更新时间:2024-11-28 09:15:18


说起宋韵文化,崇福春风楼是绕不开的话题。

在崇福,有一句妇孺皆知的俚语——闹猛得来像春风头。崇福有了春风楼,才有了“春风头”的叫法,才有了后来的春风大桥。

春风楼是除崇德学宫(崇德孔庙)以外的又一个宋韵文化代表性的人文思想的一个所在,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崇福人能迅速找到血脉来源,唤起热爱家乡的情感共鸣。

以前的春风楼(头)堪比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于是有了“闹猛来像春风头”这句话。



这里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奚士达,另一个是黄元直。

《嘉禾志》卷九阁楼记载:崇德县春风楼在县东南三十步 考证宋知县奚士达以观风亭改建历五十余年梁柱朽腐欲压知县黄元直重修楼下濒河之室以备士夫舣舟易衣之地傍街设朱栏以为公公家揭示之所

春风楼早先是一座“观风亭”,南宋淳佑年间(1241年-1252年)改建换名。改建后的春风楼呈正方形,东面和南面靠河,夏天吹东南风,冬天阳光充足,是冬暖夏凉的好茶楼。

茶楼有上下两层,除北面靠墙外,东南西三面都装有木质花格玻璃门窗,外观精致漂亮。楼层三面有雕花围栏阳台,并摆有各式盆花,屋顶上有铁钩可挂鸟笼。在鸟语花香中品茶,让人心情舒畅。

奚士达,字必达,生于1152年,从小天资聪颖,气宇不凡,与同龄孩子大有不同的是手不释卷,饱览群书。他于淳熙二年(1175)考中进士。

奚士达同宗祖上是非常了不得的。在钱缪为吴越王时,有两位担任车骑大将军,一名叫奚鲲,另一名叫奚鹏,这两位将军战功卓著,深得吴越王的厚爱。

公元978年,深明大义的吴越王钱缪为了不使百姓再因战争而生灵涂炭,毅然做出了主动将吴越国并入宋国的决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吴越纳土归宋”事件。

时隔197年后的宋淳熙二年(1175),其后裔中有奚士达、奚士逊同胞两兄弟双双题名进士。宋孝宗闻讯后,特颁御旨,在宁国(今安徽省宁国市)双营街敕建牌坊,并赐名为“双凤坊”。

奚士达考中进士后,被朝廷派往复州(今辽宁省复县)任职教授。在复州期间,奚士达积极仿效西汉时期著名大经学家胡安,为当地老百姓传经讲学,教授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为教化群众、改善民风做了许多有益的实事,受到了复州百姓的交口称道。

朝廷见奚士达务实有为,后又调往绩溪县任县令。到任伊始,便不辞辛苦的奔波操劳,呕心沥血,勤奋治县,不几年,便使绩溪县呈现出一派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景象。于是,治县有方的奚士达被朝廷直接提调京城任职。

奚士达反复思忖,觉得京城官场险恶,人际关系复杂,难以施展自己理政才能和抱负,宁愿为百姓做点实事,几经周折来到离京城较近的崇德县任职,于是才有了崇福的春风楼。

黄元直,字致君,会稽(今绍兴)人。宋理宗淳祐间知崇德县事,重视教育,平易近民。主持编撰《语溪志》十卷。也是对崇福有特出贡献的人。

春风楼前的春风头何以热闹非凡,只与地理位置有密切关联。茶楼南面和北面都有横跨运河的桥梁,是“塘东”留良、虎啸、骑塘、高桥一带乡民进入县城的主要通道。



春风楼前运河、市河交汇,泊船方便,农民到崇德买卖东西都聚在春风头。还有打拳头、卖膏药,加上看热闹的,轧闹猛的,人头攒动。

元至正年间,在春风楼附近建造了义济桥,也称中桥,就是现今春风大桥的桥址,连通了运河东西两岸。直到1971年河道拓宽拆除改建水泥桥,并更名为春风大桥。

如今,春风楼不在了,春风头不再热闹,而春风大桥仍是人们来来往往的交通要道,“春风头”、“春风楼”的名字还铭刻在老一辈人的心中,对她的感情依然如故。

可喜的是,崇福镇正在打造运河古城休闲旅游带,结合弘扬“宋韵文化”,“春风楼”有望重建,崇福人的愿望即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