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常识

谢灵运山水诗名句赏析(对自然的赏爱,对人生的感慨)

更新时间:2024-07-10 12:15:20

导语: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佛学家、旅行家,他开创了山水诗的流派,对后世诗人有深远的影响。

385年,谢灵运出生于会稽郡始宁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他的母亲是王羲之与郗璿的独女王孟姜的女儿刘氏。

399年,谢灵运从钱塘杜明师的道馆中回到建康,开始了与王谢子弟的风流生活。

405年,谢灵运出仕,先后担任晋、宋两代的司马参军、刘毅记室参军、秘书丞、中书侍郎、黄门侍郎、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等职。

431年,宋文帝任命谢灵运为临川内史。谢灵运荒废政事,遨游山水。司徒刘义康派人逮捕他,他派兵拒捕,被判死罪。文帝爱其才,流放广州。

433年,谢灵运被人告发参与谋反,文帝下诏,在广州弃市。谢灵运死前布施,捐出自己的胡须,装饰南海祗洹寺的维摩诘菩萨佛像。

第一首《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登池上楼》是诗人在浙江永嘉任太守时所作,诗中写了诗人久病初愈登楼的所见所感。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写他出任永嘉太守的矛盾心情,懊悔自己既不能像潜藏的虬那样安然退隐,又不可能像高飞的鸿那样声震四方,建功立业;

第二层写他在病中临窗远眺,欣赏春天的风光;

第三层写他的思归之情,借用古代描写春景的诗典故表示自己的感慨。

全诗由虚入实,由远及近,由阴转阳,由感伤到欣喜,气氛渐渐升华。

诗人用形象的比喻、细腻的描绘、自然清新的语言,表现了自己对自然风光的敏锐感觉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这两句是开头,用潜藏水中的龙和高飞天空的鸿鸟来比喻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种是隐退田园,安享清闲;一种是仕进功名,声名远播。

诗人用“媚”和“响”两个动词来表达对这两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羡慕。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这两句是转折,表示诗人既不能像飞鸿那样飞上云霄以施展抱负,也无法像深潜水中的虬龙,隐退沉潜于川谷。

诗人用“愧”和“怍”两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惭愧和不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这两句是承接上文,具体说明诗人为什么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方面是因为仕进修德时智慧不足,遭到陷害;另一方面是因为退隐耕田时力量不够,无法实现。

诗人用“拙”和“不任”两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困顿。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这两句是总结前文,写出诗人当时的处境:为了追求俸禄,他来到了偏远的海边做官,却又卧病在床,面对着光秃秃的树林。

诗人用“反”和“对”两个字来表达自己的失望和萧索。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这两句是过渡到下文,写出诗人久病初愈登楼观景时的情景:他在病榻上度过了一个冬天,不知不觉已是初春时节,偶然间揭开窗帷,暂且登楼眺望。

诗人用“昧”和“暂”两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惊喜和好奇。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这两句是写出诗人登楼所见所闻的远景:他倾耳细听有那流水波动的声音,举目眺望有那巍峨高峻的山岭。

诗人用“倾耳”和“举目”两个词来表达自己对自然风光的极度喜爱。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这两句是写出诗人登楼所感受到的总体气候变化:初春的阳光已经代替了残余的冬风,新来的阳气也更替了去冬的阴冷。

诗人用“革”和“改”两个字来表达自然界的更新和变化。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这两句是写出诗人登楼所见到的近景细节:不知不觉间楼外枯草瑟瑟的池塘里竟然春草繁生了;小园垂柳丛中禽鸟鸣声也已变换。诗人用“生”和“变”两个字来表达春天万物勃发的生机。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这两句是由登楼观春联想到古代描写春景的诗,借用典故表示自己的感慨:想起《出车》这首豳歌,真使我伤悲,想到《春草生兮萋萋》这首楚歌,更是让我感慨。

诗人用“祁祁”和“萋萋”两个拟声词来表达自己对古代诗人的共鸣和怀念。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这两句是写出诗人对自己现状的感叹:独居的生活真容易让人觉得时间难捱、特别长久,而离开群体的处境也真是让人难以安心。

诗人用“易”和“难”两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苦闷。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这两句是写出诗人对自己心态的调整:坚持节操哪里仅仅是古人才做得到呢?所谓的“遯世无闷”今天在我的身上已经验证、实践了。

诗人用“岂”和“无”两个字来表达自己的豪气和豁达。

第二首《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是一首山水诗,描写了他在会稽北山的庄园里游览湖光山色,享受清幽闲适的生活。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这两句是诗的开头,用对偶的形式概括了一天之中山水景色的变化。

昏旦指傍晚和清晨,气候指天气和气候,含清晖指山水之间散发着清澈明亮的光芒。

没有具体描绘山水的细节,而是用大气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宏阔的画面,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这两句用顶真的手法连接上下文。

清晖是上句中的关键词,能娱人是对它的作用的说明,游子是诗人自称,憺忘归是他的心境。

不仅表达了诗人在山水中游览时忘却了尘世烦恼和归期限制的愉悦心情。而且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对仕途失意和身世孤寂的隐忍和超脱。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这两句是诗的转折,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

出谷指从峡谷中走出来,日尚早指时间还早,入舟指上船泛舟湖上,阳已微指太阳已经偏西。

此处描绘了诗人从山中到湖上一整天的游览过程。也反映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留恋和欣赏,以及他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消逝的感慨和无奈。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这两句用排比的手法描写了黄昏时分山水景色的变化。

林壑指树林和山谷,敛暝色指收起暮色,云霞指天空中的云彩和霞光,收夕霏指收敛夜雾。

这些词语都是静态的,有色彩感和光影感,刻画了山水在日落时分呈现出一种幽深静谧而又绚丽多彩的美感。

这里也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以及他对自然界万物生灭和更替规律的领悟和顺应。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这两句用并列的手法描写了湖上草木花卉的生长状态。

芰荷指菱角和荷花,在湖水中相映成趣;蒲稗指芦苇和稗草,在湖岸上相依为命。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湖上风光的赞美和喜爱,以及他对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和共存的认识和尊重。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这两句用对偶的手法描写了诗人回到庄园的情景。

披拂指用手拨开草木,趋南径指走向南边的小路,愉悦指心情舒畅,偃东扉指倚靠东面的门窗。

这些词语都是平实的,有动作感和方位感,描述了诗人在山水游览后回到自己的精舍的动作和心态。

这里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的庄园的热爱和满足,以及他对清幽闲适生活的享受和珍惜。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这两句是用对偶的手法总结了诗人在山水中得到的心灵境界。

虑澹指忧虑淡薄,物自轻指烦恼减少;意惬指心意满足,理无违指道理顺从。

此处概括了诗人在山水中游览后达到一种超然物外而又安然自得的心境。也表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感悟和领会,以及他对自然界万物和谐统一的追求和契合。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这两句是诗的结尾,向读者传达了诗人的主旨。寄言指送上话语,摄生客指养生之人;试用此道推指尝试用这种方法来养生。

此处向读者推荐了诗人在山水中游览所得到的养生之道,也显示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推崇和传播,以及他对读者的关怀和期望。

第三首《岁暮》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这首诗是一首岁暮感怀诗,表达了诗人在年底夜晚的忧虑和感慨。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这两句是诗的开头,用夜不能寐托出忧思之深,用一“苦”字传出不堪禁受长夜难眠的折磨之状。但对“殷忧”的内涵,却含而不宣。

《诗经·邶风·柏舟》有“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之句,谢诗这一联当化用其意,“殷忧”包含下文已经明白揭出的“运往”“年逝”之悲。

它并非单纯的对自然寿命的忧虑,而是交织着人生追求、社会人事等多方面矛盾的复杂思绪。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这两句是殷忧不寐的诗人岁暮之夜所见所闻。积雪的白,本就给人以寒凛之感,再加以明月的照映,雪光与月光相互激射,更显得冰冷刺骨。

北风猛烈而且凄厉,更增添了凄凉之意。这些自然景物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形成一种悲壮的气氛。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这两句是诗的转折,用哲理的手法总结了诗人的感慨。

运往无淹物,意思是没有永久的事物,都会随时间的消逝而亡。年逝觉已催,意思是一年将要过去了,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无情的催逼。

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生灭和更替规律的领悟和顺应,也表达了他对自己生命无法延续和实现理想的无奈和惋惜。

总结:谢灵云开创了以山水美景为审美对象的诗歌创作,被称为山水诗的鼻祖。

他的诗歌语言清新艳丽,描绘出江南山水的清新自然,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音乐效果,形成了一种音乐式和绘画式的美。

在诗歌结构上,往往先作出游,次写见闻,末尾谈玄说理,形成了一种程式化的模式。

在诗歌情感上,既有对自然的赏爱,又有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他怀才不遇、背井离乡、时光消逝等复杂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