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常识

老子名言名句(句句道尽人生真谛)

更新时间:2024-07-09 16:00:16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出自《老子.道经.第八章》

解释: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出自《老子.道经.第十九章》

解释: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出自《老子.德经.第六十七章》

解释: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自《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解释: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出自《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解释: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出自《老子.道经.十二章》

解释: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出自《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解释: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出自《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解释:不与人争辩常为他人考虑的是有善意的,而计较得失,好于争辩的人是没有善意的。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出自《老子.德经.第八十四章》

解释: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出自《《老子.德经.第四十二章》

解释: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出自《老子.道经.第二十五章》

解释: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出自《老子.道经.第五章》

解释: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訥。

出自《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

解释: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出自《老子.德经.第七十九章》

解释: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出自《老子.德经.第五十六章》

解释: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自《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解释: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出自《老子.德经.第七十三章》

解释: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出自《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解释: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出自《老子.道经.第二十三章》

解释: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圣人之道,為而不争。

出自《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解释: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