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如诗如画令人神往,而作为烟花三月最据代表性之地,莫过于瘦西湖。俗话说:“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有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别有一种清瘦神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自此,瘦西湖蜚声中外。
不过少为人知的是,瘦西湖早在唐宋就名满天下,它原名并非保障湖,更不是由明、清时期护城河演变而来,它是大名鼎鼎的 “九曲池”。不错,瘦西湖就是隋帝杨广做《水调》曲的九曲池。有诗词为证:陆游《寄题扬州九曲池》“茶发蜀冈雷殷殷,水通隋苑月溶溶”。由此可见,池水发自蜀岗,贯通隋宫。
对于九曲池当时的水势,北宋时期诗人王禹偁(954—1001)是这样说的,《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成均吴博士同年殿省柳》: “三春景欲尽,九曲波始平”。也就是说,水患要经历“正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近三个月才平复下来。而刘敞(1019—1068)诗词:“ 广陵春欲归,九曲池先暖。积雪未全消,流波已全满。宫城落乔木,岸竹排纤簳”。从侧面也印证了直到此时,水患在开春时就已经埋下。
至于当时九曲的景象,诗人王令(1032~1059)在《九曲池悼古》中描述道:“水寒波刺甲,土老岸髯莎。落照留归鸟,西风困旧荷。暮林迷远屿,夕霭暝前波”。而水面及水底也有诗人描述:刘弇(1048-1102)有诗云:“鱼龙窟暗浮春涨,凫雁行低破暝烟”。晁补之(1053—1110)有诗云:“君不见珊瑚玲珑石上吐,海底有山那可睹”。作为九曲池畔的隋苑,秦观也有交代,《与李乐天简》: “时复扁舟,循邗沟而南,以适广陵。泛九曲池访,隋氏陈迹;入大明寺,饮蜀井。”由此,一副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池水又深又刺骨,野草长满在古老的池壁周围,夕阳下百鸟归林,西风吹拂着池内的残荷,余辉中树林遮掩着远方的小岛,黄昏时分的云气倒影在诗人眼前。此时的九曲池浩瀚飘渺,荷叶连连。大雁穿云,野鸭破雾,时而惊起波光粼粼。池底怪石嶙峋,鱼龙潜游在珊瑚玲珑之间。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少游泛舟池上,开启他寻踪、访友之旅。
晁补之在《扬州杂咏》中对九曲池的浩瀚有描述:“欲穿九曲通淮子,只费春夫数日工。但见荷花三十里,何须更有大雷宫”。凿穿九曲池的原因他也说了,是由于扬州城内河道淤积、水位下降,导致商船无法进入官河,故而引池水来解决这一问题。有诗为证:“舶商不入古盐沟,疏凿才争土一抔。 未说兴圩灌田事,且还歌吹旧扬州”。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其一,九曲池面积之广,不仅包括了现在宋夹城水域、瘦西湖水域,南端至少到荷花池水域(头道河与二道河也是由于占池围田形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二道河以西还可见湿地及稻田)。其二,陆游、刘敞、秦观、苏辙等人提到九曲池边隋苑应该就是晁补之所言,江都十宫之一的“大雷宫”。而它很可能就是位于现今瘦西湖北侧的“唐西门遗址”,城门或许就是宫门。
或许有人会质疑瘦西湖未必全部就是九曲池,因为作为瘦西湖东端的小金山没有露面。这次诗人曾几(1085--1166)登场了。《登扬州郡圃小金山遥碧亭》:“绝岛浸中零,飞来枣叶轻。碧天围斗野,红日下芜城。山作修眉翠,人添老眼明。园林多胜地,独爱小峥嵘”。孤悬水中的孤岛小金山不仅属于九曲池,而且还是已知扬州城唯一的郡圃(官办园林)。宋代诗人王洋(1087年-1154)《寄曹嘉父》“四并堂前木芍药,小金山下纹车璖”。从侧面证实了九曲池为海水退去形成的湖泊(纹车璖--海洋生物尸痕)。
作为晁补之凿穿九曲池的见证,宋代诗人杨杰《遥碧亭》诗云:“幽鸟无心去又还,迢迢湖水出东关。暮云留恋不飞动,添得一重山外山”。
综上所述,九曲池是长江入海后,常年泥沙淤积形成的大片湖泊湿地,隋苑只是建在其中一个较大的滩涂上。小金山就已经存在,非清代疏通河道淤泥堆积而成,或许它就是王令笔下的“远屿”。当然,唐代也造了一座九曲桥,方便从子城进出,这在沈括的《梦溪笔谈 补笔谈》中有记载。
其次,晁补之凿穿九曲池,沟通城内官河——“汶河”,选择了离“汶河”最近的现今“西园曲水”,这一“头道河”最北端的位置。也即是春夫只需要几天的工夫就能完成,由此湖水也一路向东出东城水门。其三,九曲池之所以萎缩,一是蜀岗来水日益减少,二是从宋代已经占湖围田,“迷藏九曲属樵耕,野草闲花故有情。废苑春风遽如许,隔江山色可怜生”就是很好的例证。其四,扬州城在北宋乃至南宋早期,城市还是相当繁华,并且园林众多。其五,由于九曲池的不断被围田占用、湖泊淤积,才有了明、清疏浚河道、外引水源,以至于从小金山至荷花池段,被用作护城河使用。由此可知,缩小后的九曲池就是现如今的瘦西湖,元曲为此也提供了另一个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