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男女的社会地位有所不同,对于很多人家而言,只有男性才能够被称为家中的继承人,也只有他们可以为家族带来传宗接代的希望。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此时大多数人都抱着想要多生几个儿子的想法。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人们甚至对生男生女都有不同的称号,将生男孩叫“添丁”,生女孩叫“添口”。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说法,是从何而来的呢?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形态是农业社会,而男耕女织是社会最典型的状态。原因也很简单,田地里的活大多都是体力活,所以女性的工作能力要稍逊色于男子,而纺织又是个精细活,一般女性会比男性干得好。因此,人们根据男女的不同优势,发展出了“男耕女织”的状态,也让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逐渐流行开来。
而在当时,“添丁”和“添口”的说法其实和当时的赋税徭役制度有所关系。我们都知道,从秦汉以来,国家对于土地、人口和户籍等都开始征收赋税,而赋税的上交方式也有多种,包括了实物、货币、劳力等。
当然,每一个朝代的税收方式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说法。比如唐朝时期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税收算法,有田的男丁需要按时纳税。而这里的“丁”,显然就和男性有了关系。不过,在双税法实行之后,以丁户为基础的租金调整法不再适用。
在晋武帝时期曾经颁布了一个法令《占田令》,规定丁男按五十亩缴纳田租,丁女按二十亩缴纳田租。而到了宋朝的时候,丁口簿被用来登记二十岁到五十九岁男性的姓名,以分配徭役和税收。
不过,在明代的时候,国家开始采用鞭法征收钱款和地租,人口赋税的色彩和个人依赖性逐渐减弱。到了清朝的时候,准确而言是康熙五十一年,宣布以第五十年的丁数量为标准,对丁的数量不再征税,即使是添丁也不例外。雍正给皇帝甚至还将人口税和土地税合并成一个,并且废除前“人头税”,成为清朝统一的制度。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人们对于“丁”的概念其实早就深入人心了,因此“添丁”的说法也就固定了下来。
而“添口”的说法,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女性的一种不尊重。这里的“口”,其实和家里有几口人中的口是一样的,指的是家里有几个吃饭的人。而“添口”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指的是古人认为,生了一个女孩子,就是给家里带来了一个吃饭的人,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毕竟在他们的眼中,女儿终究是要嫁到别人家里去的,是泼出去的水,是不值得一提的。
时至今日,人们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观,虽然在不少地方还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情况,但是对于更多的人而言,现在已经不是生男生女的问题了,而是养不养得起孩子的问题了,毕竟当今社会子女的培养成本太高了,因此谁还管“添丁”还是“添口”的说法呢?